![]()
搜狐财经作者创建|王泽宏 光伏与储能行业三季报延续“冰火两重天”走势,但光伏行业亏损出现扭转迹象。 7月初以来,随着光伏“反内卷”的推动,产业链价格呈现回升趋势,光伏企业库存减值损失减少,毛利率整体水平环比提升,尤其是环节材料硅回升明显。从三季报来看,光伏企业扭亏为主。风能光伏入选的36家企业中,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正的有18家。大全能源、双良节能单季度扭亏为盈;其中隆基绿能三季度单季度亏损河8.3亿元,环比亏损近3亿元;通威亏损3.2亿元,环比亏损近20.5亿元;天合光能亏损12.8亿元,环比亏损3.2亿元。晶科能源和TCL中环也不同程度减少了亏损。但总体来看,光伏供应链企业利润仍面临压力。相比之下,储能企业却出现了爆发式的表现。与光伏行业铺天盖地的产能过剩不同,储能和动力电池厂商“一机难求”。许多公司已发展生产和销售。一季度,国轩高科净利润增长21倍,鹏辉能源增长16倍。宁德时代前三季度营收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最近此前,由于动力电池产能紧张,有消息称被部分车企采购商“封杀”。光伏龙头普遍减少亏损,“遏制储量”成为成功利器。通威减亏86%,晶澳太阳能“亏更多”,阿特斯盈利2.58亿。尽管光伏企业亏损收窄,但仍面临盈利。今年前三季度,Wind光伏评选的36家企业中,有21家出现收入下降。从利润下滑的企业来看,电池零部件企业仍是主要。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天合光能、阿特斯阳光电力、协鑫集成、TCL中环等龙头组件企业基本全部下跌。其中,晶科能源前三季度营收479.86亿元,同比下降33%;晶澳太阳能营收368.09亿元,减少30%以上;此外,天合光能营收499.07亿元,减少20%以上;隆基绿能营收509.15亿元,下降13%。从三季度来看,前述龙头企业中,仅有TCL中环(12.01%)和天合光能(环比+13.11%)单季度营收环比增长;从单季度亏损来看,通威股份(环比+86.67%)、TCL中环(环比+34.32%)、晶科能源(环比+33.41%)、隆基绿色能源(环比+26.39%)、天合光能(环比+19.71%)、天合光能(环比增长 19.71%)。其中,通威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2.7亿元,创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最低亏损;隆基绿能亏损8.34亿元,连续三个季度亏损。尽管大部分企业减产,但过剩美国光伏产业形势依然严峻。 10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仍达13.7万吨(环比增长6.2%),年底工业库存预计将突破40万吨,“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此前对搜狐财经表示:“每个环节至少要清理三分之一的产能。去产能只是治标不治本,只有去产能才能治本。”据Market News报道,一些龙头企业正在与中小企业洽谈收购重组事宜,以淘汰部分企业及其产能。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17家硅企已普遍同意成立联合体,预计2025年建成(建设)。此外,储能业务占比正成为“利器”光伏企业扭转业绩。在光伏产业链中,SunGrow、阿特斯、天合光能等龙头企业在储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与同行相比开始出现分化迹象。SunGrow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0.83%,主要原因是储能业务的爆发。储能系统单季度出货量9-10GWH,海外份额升至83%。上半年全年储能营收占比41%,毛利率39.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前三季度储能产品出货量5.8GWh,同比增长32%;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出货量2.7GWh,同比增长50%,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促使其实现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利润公司第三季度实现盈利2.58亿元,成为光伏组件龙头企业中为数不多的盈利企业之一。天合光能还将发展储能系统业务。其已签订的海外订单规模超过10GWH,预计将在2025年至2026年期间集中交付,大幅减缓原料价格战对其业绩的拖累。储能业务正在成为光伏企业摆脱困境的重要出路。龙头企业隆基绿能也开始进军储能领域。第三季度,陆续投资储能公司掌控能源,成立山西隆基绿储新能源有限公司。单体电芯难求,电池厂商业绩和股价双双上涨:超极、阳光电源股价翻三倍,海轩高科网科网。自从三季度,由于储能需求持续爆发以及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储能及固态电池概念股爆发,多家储能企业股价及股价纷纷下挫。风能储能领域56家上市公司中,三季度以来股价涨幅超过30%的有41家,涨幅超过50%的有25家。 7月1日至11月6日,海博思创股价上涨238.61%、SunGrow上涨205.06%、鹏辉能源图马斯上涨91.27%、亿纬锂能上涨86.5%……今年以来,头部电池企业的工厂通常都在全年开工,部分企业的订单甚至排到了明年初。 “储能行业目前产能不足,现在‘找芯难’,无货可送。”戴德明 主席楚能新能源人士近日向搜狐财经透露。在此背景下,领先的电池制造商或系统集成商的业绩普遍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营收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实现净利润522.97亿元,同比增长35%。国轩高科净利润24.43亿,涌入近5倍;华航净利润11.97亿元,增长1.49倍;鹏辉能源净利润1.05亿,增长两倍多。仅从第三季度来看,头部电池厂商或集成商的业绩增速较高,尤其是二线厂商。财报显示,国轩高科三季度净利润21.1亿,涌入21倍;鹏辉能源净利润2.09亿,涌入16倍;此外,欣旺达、赣锋锂业的净利润、海博西创、中国新航空的涨幅也在2倍到10倍之间。开元证券认为,目前储能行业供需呈现新兴态势,国内外需求共振,新能源储能电池“一机难求”,龙头电池企业将持续达满产,电池价格持续上涨,整体供应链具备价格传导能力。在缺乏需求+供给支撑+当前价格支撑的情况下,储能有望持续。 Catl和比亚迪继续横扫国内外动力市场,股价双双上涨。鹏辉能源、国轩高科、CATL等相继披露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量产时间主要预计2026-2027年。对于国内储能市场,海博思创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约为800GWH。未来三年,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在海外市场,全球大型存储市场百花齐放。受欧洲电力系统平衡需求以及美国数据中心配电和存储需求等因素推动,储能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中东、非洲和亚太市场也呈现增长态势。 SunGrow认为,到2026年,全球储能市场预计将增长40-5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