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刘兰教授在2025科学中国讲座·广东专场上做了题为《珊瑚礁的“重生”——解码珊瑚修复的科学与行动》的讲座。以下为刘兰演讲节选: 很多人认为珊瑚是一种植物,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动物。珊瑚由数千个微小的珊瑚虫组成。珊瑚虫死亡后,留下的骸骨继续沉积,形成大片的珊瑚礁。珊瑚礁被称为海洋生命的引擎。尽管它们覆盖的海洋面积不到世界海洋的 0.1%,但却养育着 25% 的海洋生物物种。珊瑚不仅是人类重要的食物和药物来源,也是沿海居民的天然屏障。健康的珊瑚礁可以减轻海浪的影响,保护沿海地区免受飓风和海啸的影响。海岸还可以依靠珊瑚礁来发展潜水等旅游项目。氮全球约有 10 亿人依赖珊瑚礁生存,其经济价值超过 3,750 亿美元。然而,珊瑚礁生态系统正面临重大危机。过去 50 年来,世界上一半的珊瑚礁已经消失。如果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90%的珊瑚礁可能会完全消失。 图片来自刘兰 Ppt 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洋热浪和海水酸化,以及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都在破坏珊瑚的生存空间。健康的珊瑚礁是生机勃勃的水下雨林,而白化的珊瑚则成为海底的沙漠。我们能做什么?我从2015年开始参加广东珊瑚普查,这是一项由科研人员指导、志愿者参与的民间行动,潜入海底记录珊瑚的生长和破坏情况。了解珊瑚是修复的第一步。除了调查之外,我们还积极开展人工辅助修复,包括采取就地保护、病害枝移植、有性繁殖等措施。就地保护意味着将珊瑚保存在其原始栖息地。去年,台风“摩羯座”袭击广东海域。我们的团队赶赴受影响海域,将退缩的珊瑚一一拉直、修复,让它们重新生根发芽。我们还潜入海底清理废弃的 mga 渔网和垃圾,这些东西阻挡了阳光并阻碍了珊瑚的光合作用。修复珊瑚障碍。图片来自刘兰PPT。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将受精卵培育成珊瑚幼苗,然后将它们转移到海底苗圃。这就是珊瑚的有性繁殖。肢体移植利用了珊瑚的无性繁殖能力,就像树苗插条一样。珊瑚苗直接固定在礁石上,用铁钉、洞和水泥种植,就像在地里种树一样。珊瑚白化的原因之一是高温,另一个原因是r 是疾病。珊瑚是一个共生体,是珊瑚虫、虫黄藻和细菌共同生活的系统。细菌中的益生菌有益于珊瑚健康。通过更换健康珊瑚中的益生菌,我们可以帮助受损的珊瑚恢复并提高其抗漂白特性。我们还通过耐热性筛选来识别能够在高温下生存的珊瑚,并像注射一样将微生物组从耐热珊瑚移植到热敏感珊瑚上,从而提高整体耐热性。改善珊瑚的生存环境同样重要。减少海洋污染、建立保护区和控制捕捞都是让珊瑚自然恢复的关键。目前,广东拥有徐闻、珠海庙湾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珊瑚保护区,这些地区的珊瑚生态已逐步恢复。徐闻珊瑚礁国家保护区。图片来自刘兰PPT 珊瑚生长率很低,只有一个或一个每年两厘米,修复一平方米珊瑚礁的费用高达500至2000元。随着海水热浪越来越大,我们真是在和时间赛跑。科技发展不断提高修复效率,科研团队也在加大投入。珊瑚的未来不仅取决于科学家,还取决于每个人。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减少碳排放、减少海洋热浪。拒绝购买珊瑚制品。潜水时只留下气泡,不要带走任何海洋生物。参与志愿者普查或恢复活动,与更多人分享珊瑚保护知识。制作策划及主讲人丨刘兰,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