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疼痛缓解日:“记忆疼痛”需要规范治疗

新华社重庆10月20日电(记者顾迅)有一种病,是病好了之后才开始的。这就是所谓的“记忆诱饵”。十月的第三个星期一是世界止痛日。陆军军医大学陆军专科医学中心疼痛科专家揭开了“记忆疼痛”之谜。带状疱疹,让“病界”恐惧,俗称“缠腰龙”、“蛇弦疮”。带状疱疹会带来疼痛和瘙痒,但皮肤上的疱疹愈合后 1 至 3 个月可能会出现较长的“记忆性皮疹”,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HN)。陆军军医大学陆军专科医学中心疼痛科主任王武超在近日举办的义诊活动中。新华社报道,陆军军医大学陆军专科医学中心疼痛科主任王武超表示,带状疱疹治愈后,虽然病毒“清除”d”受到免疫系统的攻击,损害了神经的“通讯电缆”。结果,大脑把正常的触摸视为疼痛——微风、衣服的摩擦,即使没有外界刺激,也会感到疼痛。而这种疼痛的种类更加多样:突然的接触痛,就像突然被针扎或电击一样;持续的烧灼痛,皮肤的皮肤就像被火烤着一样,感觉灼热;触摸痛,皮肤非常敏感脆弱, 空气的冲击力或与衣服的摩擦会像刀子一样刺痛;奇怪的感觉,感觉有虫子在爬,或者在伤害身体。专家表示,年龄越大(尤其是60岁以上),皮疹越严重,急性期疼痛越剧烈,康复后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就越高。应该用“组合拳”来应对: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症的“黄金机会” 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急性期,你应该“狠狠地打击”。带状疱疹首次发作时,尽早使用足量的抗病毒药物,最好在7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7天;同时开始标准镇痛,可以减少开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可能性。此外,控制基础疾病、改善身体状况也是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必要途径。尽量作息规律,提高免疫力,减少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如果疼痛变成慢性,就得打一场“防护战”:药物方面,可以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口服药物来稳定异常“放电”的神经;局部药物如利多卡因贴片可用于局部麻醉神经。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微创介入治疗也能精准打击:神经阻滞疗法注射药物直接围绕受损神经,快速阻断疼痛信号。专家提醒您,不要以为只要“吃一段时间”,“记忆痛”就会慢慢消失。疾病就是疾病,需要规范的治疗。来源:新华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 Post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