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稀土,中国还有三招阻拦美国。”

【文/观察者网阮佳琪】中方多次强调,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特性,依法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全球通行做法。然而,美国仍然执着于炒作稀土供应的“武器”论,在更多领域渲染所谓的“威胁”。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4日借机思考称,中国通过数十年的产业政策布局,确立了供应链的主导地位。通过控制主要稀有矿产的流通,迫使美国总统特朗普积极寻求谈判,达成“休战”协议。文章进一步震惊,声称中国的“手段”不仅仅是基本矿产。中国对锂离子电池、成熟工艺芯片、医药原料三大领域的绝对控制也足以让美国“窒息”。首先是锂离子电池。美媒强调,该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 “谁控制了这个领域,谁就在汽车和绿色能源技术领域占据了优势。”目前,排名前两位的电池制造商都是中国公司: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尽管电池是在其他地方制造的,但其关键部件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惠誉解决方案子公司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BMI)的数据显示,中国供应商生产了全球79%的电池材料和92%的负极材料;在锂等原材料的精细化工产品领域,中国企业占据了63%的市场份额,还控制着80%的精炼钴供应量和98%的精炼石墨供应量。 2025年五大锂离子电池厂商市场份额:t排名依次为CATL、比亚迪、LG Energy Solutions、Everview Lithium Energy、三星SDI。 《华尔街日报》将这一优势归因于中国的产业布局:2015年,中国宣布打算扩大本土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为数百家电动汽车公司和电池制造商开辟了空间。 2015年至2019年,还鼓励本土企业ng car使用经过认证的国产电池。今年,中国采取了进一步措施来加强其主导地位并防止其技术流向竞争对手。 7月,商务部、科技部调整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对锂电池制造相关部分技术向境外转让实施许可管理; 10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布锂相关物品管制决定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第二个是半导体领域。报告指出,中国目前拥有现有半导体工艺产能的约三分之一。尽管此类芯片的制造难度低于尖端芯片,但它们是汽车、消费电子和国防等行业的关键零部件。为了实现自给自足,中国已投资数十亿美元发展半导体制造能力。同时,中国还拥有镓、锗等矿产的供应优势,这些矿产广泛应用于各类芯片和光伏电池。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2024年中国将占全球镓产量的99%,是全球最大的锗生产国。 2023年,中国宣布对镓、锗实施出口管制,要求相关产品取得出口许可证。芯片制造不同地区的能力翻倍。 《华尔街日报》在对中国成熟芯片所谓“产能过剩”表示担忧的同时,也指出荷兰收购半导体公司安世半导体引发全球汽车芯片供应“停摆潮”,指责中国。它将一些汽车制造商关闭工厂的后果归咎于中国,同时淡化并避免提及真正负有责任的荷兰。第三是医药行业。报告称,尽管在美国药店或非处方药销售的药品通常不会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但其生产原料药所需的原材料或化学前体往往由中国提供。例如,美国进口的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大部分来自中国。这两种成分分别是Tylenol和Advil的主要活性成分。中国也是抗生素重要生产国原料。尽管美国大部分品牌药都是从欧洲进口,仿制药也高度依赖印度,但印度用于制造仿制药的大量原料药的来源仍然在中国。 2024年美国原料药进口量:布洛芬、四环素类抗生素、维生素C、对乙酰氨基酚、青霉素。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布局也很明确:2015年,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被列为产业发展重点,近期公布的“十五”规划再次强调未来五年支持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研发。更尴尬的是,在谈到医药领域时,《华尔街日报》做出了出乎意料且毫无根据的猜测,称中国或许知道利用医药作为政治工具的敏感性,并不经常威胁要切断药品供应。药品到美国。但在全球新冠疫情期间,如果中国想让美国轻松消灭病毒,中国只需限制医疗物资出口即可。这绝对是对中国全球抗疫贡献的恶意诽谤:中国作为疫情防控的先行者,在自身防疫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始终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向美国捐赠了大量防疫物资,还积极协助美国在中国采购急需物资。据中国卫生部统计,2020年3月1日至10月18日,中国向美国共出口口罩377亿只。平均每个美国人拥有100多个口罩。此外,还有手术手套7.4亿双、防护服5.6亿套、护目镜4154万副、11701台呼吸机,为美国抗击疫情提供了真实而关键的支持。这种令人作呕的炒作手法,恰恰体现了中国“稀土品牌”的反制措施。这次精准反击,让美国尝到了实实在在的难受滋味。 《纽约时报》3日在评论中写道,中国多年来致力于实现国家建设自给自足、减少对西方进口的依赖,并取得了惊人的成果。还建立了在稀土、抗生素原料、电力设备等领域“卡住”西方的能力。这使得美国难以遏制中国。 “过去二十年持续推进,自力更生的战略为中国应对冲突打造了堡垒。”文章称,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初期,美国官员普遍排除了被中国“卡住”的可能性。不。特朗普试图利用关税来减缓美国经济。但他的努力却遇到了阻碍:中国长期以来试图让经济远不依赖美国,只有掌握“卡住”的钥匙才能给美国经济带来压力,同时也让华盛顿遏制中国变得更加困难。自力更生,暗示“完整的工业体系有利于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广泛的工业基础可以打造“经济安全堡垒”。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多种商品仍依赖进口。工业和信息化部去年7月表示,中国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在逐步将美国产品排除在供应链之外方面相当成功。 “中国深远的战略布局,成就了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的一系列举措。中国没有,其残酷本性暴露无遗。那注定会消失,并扰乱中美关系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Related Posts

Comments are closed.